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中国进行了战略部署,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任务()

第7题
A.法治理论
B.党内法规体系
C.国家治理体系
D.法律服务体系
第8题
A、十八届一中全会
B、十八届二中全会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第9题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做主相统一
D.是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第10题
(2015年第37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0月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会议结束后,微博上的各种评论,满是法治进步的渴望:“想要法治的果实,就要给它阳光雨露”“期待法治进入与人民互动的2.0时代”“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 《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体公民给力,用法律来定纷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有人说,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确,从出生到成长,从成家到立业,无不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催动“法治的春天”,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当越来越多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 也不用回避。中国的法治还有很多问题,从“暂行50多年”的高温条例,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无完善法律.中国的法治进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四中全会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开出了药方,但最根本的,还是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信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4日) 材料2 法治是人类为了征服自己.由人类自己立法进行自我管理,这远比征服自然困难得多。特别是约束公权力.非有高度的觉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难以成其事。任何国家法治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坚定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部署。 迄今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国家是在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实现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都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表现出对法治执着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建设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坚强统一的领导,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决果断一体推行。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 (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第11题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D.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